乙烯是一種重要的石油化工產品, 2016年其全球年產量已逾1.7億噸。通過裂解烴類物質產生的乙烯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少量乙炔。然而,這些乙炔卻為后續(xù)生產聚乙烯帶來麻煩——使聚合催化劑失活并降低聚乙烯品質。因此,研發(fā)能夠從乙烯中分離乙炔的高效且穩(wěn)定的材料對于化工生產意義重大。

然而,分離乙烯和乙炔并非易事。這是因為乙烯和乙炔分子結構和理化性質相似。但是,乙烯的動力學直徑比乙炔大0.863 ?,且堿性更強。這兩點性質差異為分離二者提供了可能。

近日,浙江大學邢華斌教授課題組研發(fā)出了用于分離乙炔和乙烯的一系列高性能離子微孔高分子材料。這些高分子材料中的微孔比乙炔分子大,但小于乙烯分子。因此,乙炔可被吸附。此外,高分子中的陰離子能與酸性更強的乙炔分子強烈作用,而與堿性更強的乙烯分子作用力弱。此二種因素使得離子微孔高分子材料的乙炔-乙烯選擇性最高達474.4,為目前最高。相關成果已發(fā)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浙江大學邢華斌課題組:離子微孔高分子將乙炔“請出”乙烯

本文報道的離子微孔高分子由一系列含離子的分枝單體加聚而成(圖1)。通過改變對陰離子或中心苯環(huán)上的分枝數(shù)量,作者們合成了一系列離子微孔高分子。合成的形形色色的高分子材料為研究孔徑和化學成分對乙炔/乙烯分離效果的影響提供了平臺。

?浙江大學邢華斌課題組:離子微孔高分子將乙炔“請出”乙烯
圖1. 離子微孔高分子合成路線

 

以聚合物P(Ph-3MVIm-Br)為例,這些微孔高分子展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氣體吸附選擇性。作者們利用固態(tài)13C NMR確認了單體結構(圖2a)。經聚合反應后,P(Ph-3MVIm-Br)形成了直徑為數(shù)百納米的球狀粉末形貌(圖2b)。CO2物理吸附實驗表明P(Ph-3MVIm-Br)微孔豐富,且孔徑集中在3.24 ?和7.60 ?之間(圖2c)。這些微孔允許CO2分子進入,但動力學半徑更大的N2分子則難以被大量吸附(圖2d)。氣體吸附的選擇性為分離乙炔和乙烯奠定了基礎。

?浙江大學邢華斌課題組:離子微孔高分子將乙炔“請出”乙烯
圖 2.(a)單體Ph-3MVIm-Br的固態(tài)13C NMR譜圖。(b-d)聚合物P(Ph-3MVIm-Br)的(b)掃描電鏡圖像、(c)孔徑分布及(d)CO2和N2的等溫吸附曲線。

 

分子模擬也證實了高分子材料對氣體的選擇性。采用分子大小為1.20 ?的分子探索P(Ph-3MVIm-Br)的孔道后,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孔是相通的(圖3a)。而P(Ph-3MVIm-Br)的孔道對于分子大小為1.55 ?的分子則完全不連通(圖3b),說明該分子無法通過孔之間的通道。模擬結果進一步表明,高分子中存在因分子間和分子內交聯(lián)形成的孔道,且對陰離子和高分子鏈形成帶電荷的離子籠(圖3c)。這些孔道容許乙炔進入,且離子籠與乙炔作用強烈,從而提高對乙炔的吸附容量。

?浙江大學邢華斌課題組:離子微孔高分子將乙炔“請出”乙烯
圖 3. P(Ph-3MVIm-Br)的孔結構分子模擬表征。使用分子大小為(a)1.20 ?和(b)1.55 ?探測的孔連通程度。綠色為連通通道,紅色為封閉通道。(c)孔結構中氣體傳輸通道(淡藍箭頭)和離子籠(淡黃球)示意圖。

本文報道的高分子的乙炔-乙烯分離性能受單體結構和對陰離子種類影響。性能最佳的為三分枝單體、對陰離子為SiF6-的P(Ph-3MVIm-SiF6)(圖4a)。298 K下,P(Ph-3MVIm-SiF6)對乙炔吸附量高,但吸附乙烯及氮氣微弱(圖4b)。利用理想溶液吸附理論計算出的P(Ph-3MVIm-SiF6)對乙炔/乙烯的選擇性高達286.1–474.4,遠勝于本文涉及的其他高分子及先前報道的分離材料(圖4c)。

?浙江大學邢華斌課題組:離子微孔高分子將乙炔“請出”乙烯
圖4. P(Ph-3MVIm-SiF6)的(a)單體結構,(b)氣體選擇性等溫吸附性能和(c)乙炔/乙烯選擇性比較。IAST:理想溶液吸附理論,用于計算氣體選擇性。

除優(yōu)異性能外,這些高分子材料性能穩(wěn)定。以P(Ph-3MVIm-Br)為例,化工生產中常見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均對材料的乙炔-乙烯分離性能影響小:三種條件下乙烯總早于乙炔流出(圖5a)。另外,材料經久耐用,甚至放置在空氣中一年后其分離性能仍不受影響(圖5b和5c)。

?浙江大學邢華斌課題組:離子微孔高分子將乙炔“請出”乙烯
圖5. P(Ph-3MVIm-Br)的(a)氣體突破性、(b)重復使用穩(wěn)定性和(c)對水、空氣的穩(wěn)定性。

 

能為一項表征等待至少一年,為這樣嚴謹、持久的研究團隊點贊!

 

更多細節(jié)請見原文: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907601

相關新聞

微信
微信
電話 QQ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