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發(fā)表7篇文章,篇均影響因子超過10;以二作和共同作者身份在16篇雜志上發(fā)表SCI總影響因子230;獲得2016-2017年度“北京科技大學三好學生”、2017-2018年度“材料學院十佳學術之星”等榮譽稱號。
本科畢業(yè)后考研至北京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生物工程與傳感技術研究中心,博士轉(zhuǎn)至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進入楊洲老師課題組繼續(xù)深造學習。
張凱,到底是怎樣一個優(yōu)秀的存在?
認真學習是不變的堅持
在專業(yè)知識學習方面,張凱一直保持著積極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勤奮刻苦,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始終保持著對學術求知若渴又孜孜不倦的態(tài)度。
自博士研究生入校以來,在導師的關懷與指導下,張凱很快地轉(zhuǎn)換角色,迅速克服轉(zhuǎn)專業(yè)的困難,刻苦學習,積極進取,認真工作,時刻以一個優(yōu)秀博士研究生的標準要求自己,熱愛所學專業(yè),勤奮學習,積極向上,不斷進取。
“學術研究浩如煙海,作為一名普通的博士生研究工作者,對此最形象的比喻莫過于畫圓:如果說一個人所擁有的知識位于一個圓周內(nèi),那當他的知識越多,圓周也就越大,同時也就意味著其知識儲備也就越多。因此對于一個科研工作者來說,越是深入則越是感覺到自己的無知,越是對科研的神奇和浩瀚而感到謙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樣,高深的學問,也是建立在對最基本概念理解和基本知識的掌握之上。”
他認真學習了專業(yè)核心課程和部分選修課程,利用圖書館及學校期刊文獻資源庫,閱讀與科研相關的其他學科的書籍、報刊、期刊、文獻,經(jīng)常參加各類科技、社科等方面的講座,拓展知識面,并不斷提高綜合素質(zhì)。
在博士研究生期間,經(jīng)班級選舉獲得了2016-2017年度北京科技大學三好研究生榮譽稱號。
學術科研是不懈的追求
在教授們的專業(yè)指導下,張凱廣泛地、認真地閱讀課題相關的國內(nèi)外期刊文獻,認真鉆研擬定實驗方案,積極開展實驗,不畏困難,反復嘗試。經(jīng)過他的勤奮努力,刻苦鉆研,在博士期間,在楊洲教授,董海峰教授兩位老師指導下以第一作者發(fā)表Adv. Funct. Mater(1區(qū)), Biomaterials(1區(qū)), Anal. Chem(1區(qū)), J. Electroanal, Chem(2區(qū)). Mater. Chem. Front,以共同作者在ACS Nano, Chem. Sci等發(fā)表SCI十余篇。還參與了楊洲教授和董海峰教授指導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學習期間,在老師的支持與資助下,張凱還參加了數(shù)項大型的學術交流會議,以睹諸多學者的風采,聆聽優(yōu)秀報告和論文。
他曾表示:“科研的目的就是為解決一個個未知問題,而人類的科技進步本身就來源于對自然的好奇,因此,作為一名研究工作者要對科研工作中的微細環(huán)節(jié)時刻關注,對實驗現(xiàn)象耐心細致地觀察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思路?!?/p>
“科研中,踏實嚴謹,對研究課題有深入的理解,展現(xiàn)了良好的學術潛質(zhì)。在研究領域中,發(fā)表了高水平論文?!睆垊P的導師在“十佳學術之星”推薦語中如此評價。
前進的路上不忘初心
在刻苦鉆研學術的同時,張凱也牢記身為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他積極參與學校學院和班級各項活動,如學院舉辦的拔河比賽,以實際行動為同學服務。
“為盡快適應工作的要求,本人通過學習、實踐來提高自己,不斷總結(jié)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工作中多思考多想辦法。”
對于自己在學習、科研、社會實踐等方面取得的進步,張凱虛心表示:“‘成功屬于過去’,面對未來,我會不斷地提升自己,全面發(fā)展,爭取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斷取得進步和成功,為社會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做一名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會的人!”
最后寄語
“經(jīng)過兩年的博士研究生的學習與生活,在北科這個美麗的校園里,身邊有一群知識淵博的老師和可愛的師弟師妹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同時也有一些體會:
一是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正直且具有正能量的人,相互影響相互進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藏私。
二是要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碰撞才能激發(fā)出無限的創(chuàng)意,
三是我們要在科研之余加強自身的鍛煉,身體是革命的的本錢,身體好,一切才有可能,
四是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要實現(xiàn)了呢!為青春喝彩,為自己加油!”